堅守核心價值,驅動環境及社會的改變

堅守核心價值,驅動環境及社會的改變

台揚於 105 年訂定「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」,並將由永續發展辦公室為推動企業永續發展之專 (兼) 職單位,負責推動公司企業永續發展相關事務,整合供應鏈管理部、人資部、財務部、福委會,一起研擬、實施及運作,並於每年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。
Download

具體推動計畫及實施成效

1. 建立「台揚綠色產品 (Green Product, GP) 管理系統」,納入現行管理系統中,同時協助供應商成立其綠色供應鏈系統持續實踐綠色製程。

2. 強化公司治理以增進股東權益,連續 5 年榮獲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前 35%。

3. 落實節能減碳策略,以降低資源的使用,確保環境資源的永續。落實閒置區域之斷電作業,節水目標為月平均用水總量低於 3,570 度,廢棄物資源回收達成10% 目標率,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%為目標率。

4. 通過 ISO 14001、ISO 45001/TOSHMS 等環安衛管理系統認證,並每年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及安全衛生講座。

 

管理系統證書

生效期 - 有效期

認證單位

ISO/TL9000

2021. 05. 03 - 2024. 05. 02

DQS

ANSI/ESD S20.20

2022. 06. 27 - 2023. 06. 26

BSI

ISO/IEC 17025

2022. 06. 22 - 2025. 06. 30

DQS

ISO 14001

2021. 01. 26 - 2024. 01. 25

BSI

ISO 45001

2021. 01. 26 - 2024. 01. 25

BSI

TOSHMS(CNS 45001)

2021. 01. 26 - 2024. 01. 25

BSI

AS9100

2020. 12. 24 - 2023. 12. 23

ICIM

IATF 16949

2021. 04. 19 - 2024. 04. 18

DQS

ISO 27001

2022. 10. 11 - 2025. 10. 10

BSI

 

5. 以經營的成果回饋社會,積極參與公益活動。

 

社會責任

永續目標

法規符合度

100% 符合國內環安衛法規

廢棄物管理

廢棄物資源可回收率 10% 以上

綠色供應鏈管理

全系列產品 100% 符合 RoHS 要求

溫室氣體管理

每年盤查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,持續進行減量計畫

能資源管理

持續降低產品製造用電及用水量

生態化設計

持續完成產品生態化說明書,並進行產品的生態化設計

降低職業災害

維持零失能傷害事故

諮詢與溝通

出版企業永續報告書

善盡社會關懷責任

  1. 協助照顧弱勢族群的生活需求與教育機會的確保
  2. 經營管理注重性別平權與婦女權益
  3. 確保環境資源的永續發展
 

節能、用水良好實績

(1) 電力

本公司對於生產用電進行嚴格管理,責由廠務採行各項節能措施,諸如電力負載及尖峰管理、更換高效能及省能設備、降低與台電之契約容量及制定各項能源管理程序。2021 年用電管理指標詳下表:

(單位:度/月)

2021-Power Consumption.JPG (31 KB)

 

(2) 水資源

本公司用水均為自來水,主要水源來自新竹寶山第二水庫。製程中無製程廢水產生,廠區乾淨雨水排入地上雨水溝,符合雨水、廢水分流。2021年用水管理指標詳下表:

(單位:度/月)

2021-Water Resource.JPG (29 KB)

 

(3) 固體廢棄物回收

本公司從製造、原物料使用、包裝材改善方面,積極進行減廢活動,近年來更持續加強廢棄物分類與資源回收再利用,期使廢棄物量進一步減少。2021年廢棄物回收率管理指標詳下表:

 

2021-Solid Wastes.JPG (33 KB)

 

(4) 生態效益比

以GHG盤查為基礎資訊,再擴展盤查範圍,要求供應商一起執行節能減碳行動。台揚集團 2016 年總排碳量 8,333 公噸 (盤查範圍包括台揚台灣與大陸廠以及七家主要供應商)。

 

分析表

收入

CO2e

EER 值

CO2減排量

(不考慮營收)

減碳 %

EER 降低

2008 年

8,024

14,908

1.86

1,391

8.5%

-19.6%

2009 年

6,378

11,841

1.86

3,067

20.6%

-0.1%

2010 年

8,111

14,499

1.79

-2,658

-22.4%

-3.7%

2011 年

6,677

14,727

2.21

-229

-1.6%

23.4%

2012 年

7,561

13,302

1.76

1,426

9.7%

-20.2%

2013 年

6,807

12,367

1.82

935

7%

3.2%

2014 年

6,263

11,837

1.89

530

4.3%

3.8%

2015 年

6,321

11,060

1.75

777

6.6%

-7.4%

2016 年

7,597

8,333

1.1

2,727

24.7%

-37.1%

2017 年

7,550

7,136

0.95

1,197

14.4%

-13.6%

2018 年

7,969

7,023

0.88

113

1.6%

-7.2%

2019 年

5,799

5,683

0.98

1,340

19.1%

11.2%

2020年

3,949

5,240

1.33

442

7.8%

35.4%

2021年

3,929

6,380

1.62

1,140

-21.8%

22.4%

 

生態效益比之定義與計算:生態效益比 (Eco Efficiency Ratio, EER) = CO2 當量 (公噸) / 營業額 (百萬元)

 

公司主要排放源為:(1) 電力、(2) 乾冰 (測試用)

 

  • 每度電的 CO2 當量: 0.502 (公斤/度)。(依台電每年公告資料修正)
  • 每度水的 CO2 當量: 0.207 (公斤/度)。(依自來水公司每年公告資料修正)
  • 冷媒使用量,引用逸散係數計算約佔 5%。但幾乎都屬於無灌充,實際上幾乎為零排放。所以以加強維護保養與點檢為考量
  • 乾冰本身即 CO2,約佔 1%
  • 用水產生之 CO2 只佔整體排放量不到 0.3%

 

過去兩年溫室氣體年排放量、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如下:

(資料範圍:母公司)

 

  • 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:5,240公噸
  • 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量:6,380公噸

 

  • 2020年用水量:44,512公噸
  • 2021年用水量:42,336公噸

 

  • 2020年廢棄物總重量:19.63公噸
  • 2021年廢棄物總重量:57.659公噸